crypto

網格交易中鮮少被討論到的交易次數 Part 2

延續 Part 1 幣本位合約網格 (進階) ⚠️ 風險高。適合長期看好,想要囤幣的策略。 當時心想:BTC 不像 ETH 圖靈完備可以應用在智能合約及各種衍生金融品,所以購買了 BTC 後,還能使用何種方法使幣增加 (或減少...)? 先談風險,再談如何應對: 1. 同 U 本位合約網格風險:既要扛資金費率,又要小心爆倉歸 0。 2. 跌起來比 U 本位還慘:都是跌 10%,因為以 BTC 計價,資產價值也連帶受到影響。舉例說明:BTC/USDT 60000,U 本位跌 10% 仍有 54000,開設 1 BTC 的合約網格,

crypto

網格交易中鮮少被討論到的交易次數 Part 1

網格交易是一個很好的策略,各大 YouTuber 或部落客都有再介紹與推薦,自己運行了 2 年多,現貨 / U 本位合約 / 幣本位合約網格都有嘗試,儘管都是使用 BTC ETH 交易對,但山寨幣也是相同道理。 通則 開網格前需思考:要放多長? 個人因為很懶的每天盯盤與過多人為介入的交易,所以希望開了網格後都至少可以放個半年甚至 1 年以上,走出一個大週期後再思考後續方向。我在 2023/05/03 開了一個網格,設定區間 24000 - 48000 的 149 格 (每格利潤 0.42%),維持了約 7 個月的紀錄。 每格利潤若抓 0.4x%,日均最好能到 8 次交易以上 網格設定過密集會被手續費吃掉獲利,太寬鬆則成交次數不高而讓資金利用率低,

crypto

為什麼喜歡比特幣 BTC

一份屬於你自己的資產。 這裡討論透過冷錢包儲備 BTC,而非將 BTC 儲放在交易所 (DEX/CEX) 或透過國外券商購入 BTC ETF 的形式。 去中心化 * 不像鈔票,沒有人能大量印出/銷毀 BTC。 * 不像政策,不會被國家政府等人為政策、地緣等因素定義其價值。並不是 BTC/USDT 這種交易兌的價格。 * 透明/安全,不像是券商衍生金融品的封裝性難以理解,透過鏈上地址可以輕易看出儲備與交易歷史。 * 金融服務不普及、政策限制性高、匯率浮動大等地區,BTC 成為人民一種金融活動的途徑。 其他作用 * 銀行危機:在經營銀行角度,必須把用戶存入資產投入國債等市場賺取利潤才得以支付利息,當出現系統性風險、黑天鵝事件,沒有一間銀行能應付擠兌狀況,此時政府無法保證擔保所有用戶 100% 的資產安全。著名案例 2003 次貸危機、2023 美國銀行與瑞士信貸。 * 國家戰爭:兩岸議題敏感,

crypto

ETH/BTC 適合做網格交易嗎

效率較 U 本位低,波動週期相對於 BTC/USDT 或 ETH/USDT 較長,但適合有同時在囤這兩種幣的人。 其實前一兩年都看不太懂這個幣兌在交易什麼,用 BTC 去購買 ETH 對我來說好難理解。 直到前陣子打開 Pionex 看看有什麼新產品,看到了 EB Bot 放在首頁做很大的版面宣傳,再搭配這陣子幣圈的牛市在思考超出 BTC 本位合約網格區間後,閒置的 BTC 還可以做什麼用途,才開始讓我重新看待 ETH/BTC 交易兌。 從 2023 開始,BTC ETH 開始脫離連動關係,在這之前基本上就是連體嬰,所以造就了這個機會出現。 使用 BTC 本位與 USDT 本位的差異在於,前者偏向單邊行情、板塊輪動完才會到下一個幣種,所以週期會比

crypto

關於市場上的無風險套利 Part 1

近期市場市場熱度很高,紀錄近期看到的幾個無風險套利,為什麼自己不會想要使用它的理由。 資金費率套利 CoinGlass 資金費率表 可以看到各交易所、幣種的資金費率以及年化,一種做法是買入現貨及合約放空來收取資金費率,基準 0.01% ,年化約 10.95%,在 2024.03 甚至還有看到 0.08% 的狀況,算起來年化高的嚇人。但自己不去使用的幾個理由: * 高資金費率通常不會持續太久:幣圈板塊輪動快,狂熱不會在一個幣種持續太久,終將回歸 0.01% 資金費率,此時收益降低就需要換另一種策略。 * 看得懂的幣不多,只做 BTC、ETH,加上極少做的 DOGE。 * 不喜歡頻率很高的交易,只想要一週甚至一個月買賣個幾次,最好不要超過 20 次。 * 交易手續費磨耗:Binance 一次買賣的手續費 0.27% (現貨 0.

Latest